从全球历史的视角来看,17至19世纪期间,俄国通过不断的领土扩张,形成了如今俄罗斯境内复杂而多样的民族分布格局。正因如此,苏联在划分行政区域时,特别设立了由少数民族组成的众多“自治共和国”。这些自治共和国各自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水平,因此它们与俄罗斯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各不相同。在这些地区中,有一个族群曾经坚决抗争俄国长达半个世纪,直到俄军动员20万大军才最终屈服。如今,这片区域却已成为俄罗斯重要的兵源地之一。
这片地区就是位于北高加索的达吉斯坦。达吉斯坦素来以其民风粗犷、好战闻名于世。19世纪初,俄国的势力逐步渗透到高加索北部地区,随后与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展开激烈的争霸。凭借强大的国力优势,俄国迅速击败了这两个亚洲强国,成功稳固了在高加索的地位。然而,生活在高加索的诸多民族并不甘心于轻易接受沙皇的统治,达吉斯坦的各族人民便成为反抗俄军最为坚决、最为激烈的力量之一。
展开剩余67%1829年,达吉斯坦人与车臣人联手,在北高加索地区建立了政权,首领自封为“伊玛目”,象征着他们宗教与政治的双重领导。俄军多次发动进攻,却屡遭惨败,例如1841年泰尔米河战役和1845年达戈战役,均成为俄军的屈辱纪录。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俄国调集超过20万重兵,修筑防御工事,同时依靠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优势,才渐渐压制住这群好战的高加索民族。直到1864年,达吉斯坦的抵抗力量才开始瓦解,到了1870年以后,达吉斯坦才彻底归顺俄国统治。
达吉斯坦被征服后,经历了短暂的沙皇统治,随即卷入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剧烈变革。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北高加索局势异常混乱,达吉斯坦也在红军和白卫军之间不断摇摆。最终,红军取得优势,达吉斯坦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成为苏联境内的自治共和国之一。在苏联时期,达吉斯坦经济迅速发展,许多当地民众积极参军。二战爆发时,达吉斯坦虽仅有约百万人口,却贡献了十多万名士兵。
二战后,随着苏联进入鼎盛时期,达吉斯坦持续为这个日益强大的国家输送大量士兵。该地区多山的地形和刚烈的民风,使得当地各民族不仅吃苦耐劳,更将参军视为体现勇气和男子气概的重要途径。冷战期间,苏军中有大量达吉斯坦籍士兵,他们被编入摩托化步兵师、边防部队及基建工程队伍。在苏联尚未分裂前,达吉斯坦士兵与奥塞梯、亚美尼亚、哥萨克等民族战士一道,保卫着南疆的安全。
1991年苏联解体后,离心主义思潮蔓延,达吉斯坦一度误入歧途,支持车臣的分离主义势力,对抗俄罗斯中央政府。然而随着战乱和极端思想的蔓延,达吉斯坦逐渐认识到自身路线的错误。1999年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后,达吉斯坦迅速倒向俄罗斯,成为俄军镇压车臣叛乱的坚实后盾。许多达吉斯坦民兵与俄军并肩作战,誓死打击车臣武装,许多达吉斯坦士兵因此获得普京的嘉奖和认可。
车臣战争平息后,达吉斯坦愈加坚定地追随普京政权。达吉斯坦的年轻人也越来越热衷参军。一方面,源于尚武传统,服兵役被视为男子汉的标志;另一方面,苏联解体后的长期经济萧条,使得军旅生活成为许多达吉斯坦人改善经济状况的现实选择。根据俄罗斯《军工信使》统计,达吉斯坦常年位列各联邦主体参军比例的前列。在俄格战争、俄乌冲突等多次军事行动中,达吉斯坦士兵屡屡立下赫赫战功。
总的来看,受历史进程、地理环境和民族性格的共同影响,达吉斯坦及整个北高加索地区被普遍视为俄罗斯境内最具尚武精神的地区。除了达吉斯坦,车臣、奥塞梯、捷列克哥萨克、卡尔梅克等民族的士兵也活跃于俄罗斯的对外军事行动之中,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力量。
参考资料:《苏联民族国家建设史》
发布于:天津市盛达优配官网-北京正规股票配资平台-专业股票配资门户-专业股票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