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晚,夜幕下的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涔天河镇牛山村委会广场上,镇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围坐一圈,一场村级项目建设监督屋场会正在进行。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带领调研组下沉一线,与村民代表面对面交流,共同为推动村级项目廉洁高效建设把脉问诊、商讨对策。
“以前总担心项目建设中的‘糊涂账’,现在有了这些监督措施,我们心里亮堂多了,对村里接下来实施的道路建设项目质量充满信心!”面对县纪委监委在屋场会上提出的推行村级项目建设“贴身”监督机制有关举措,村民代表们纷纷点赞。
为全面加强全县村级项目建设监督,强化源头防控和过程监管,构建惩防并举立体监督体系,确保村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实施。该县纪委监委积极组织开展座谈交流与实地调研,深入研究破题之策,结合实际探索建立村级项目“贴身”监督机制,通过“立好项目公示牌、选好用好项目监督员、监督好项目实施重点环节”等举措深化治理农村小微工程监管方面存在的普遍性、机制性问题。
关于村级项目“贴身监督”,目前该县已在涔天河镇、沱江镇等乡镇开始逐步推行。
在涔天河镇会合村桥梁建设项目施工现场,近段时间,该村项目监督员岑大爷每天都会来到家门口附近的施工场地,了解项目建设质量及进度情况。
展开剩余79%涔天河镇会合村监督员查看桥梁项目施工情况(唐湜 摄)
“现在村里搞的项目的名称、规模、用工用料、施工单位等内容都在现场立了公示牌进行公开,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人人都可以监督,老百姓都很赞同。”面对来访的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岑大爷指着前方附近的项目监督公示牌高兴地说道。
顺着他指的方向,一块蓝色的“铁牌子”格外醒目。走近一看,这是涔天河镇会合村桥梁建设项目监督公示牌,公示牌上清晰地标注着项目建设详细内容,从项目建设名称、投资金额、建设单位到项目建设细节、工程量尺寸、所需材料规格,再到项目施工单位、监督联系人、监督电话等等信息一应俱全。
涔天河镇会合村桥梁建设项目公示牌(唐湜 摄)
“有了这块公示牌,我们村里老百姓就可以对照查看现场桥梁护坡、桥墩、桥面这些工程尺寸规格是否达到要求,钢筋、水泥标号达不达标,公示牌里的建设内容是否都进行了施工,让我们监督有了方向和标准。”岑大爷接着说道。
“村级工程项目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操作相对灵活,监管难度较大,廉洁风险问题易发多发。”江华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从去年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来查办的项目建设领域案件来看,案件多发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项目实施透明度不高,没有做到真正公开、全面公开,大部分群众不了解村里在实施哪些项目,不清楚项目建设内容,导致某些项目老板可以“拉拢”少部分监管人员,明目张胆进行“违规操作”,以此赚取高额利润。
为有效解决村级项目透明度不高、监督难的问题,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江华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结合集中整治以来查办的涉村级项目案件中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将提高项目建设透明度、邀请群众参与监督作为重要监督预防举措,要求乡镇积极动员村里党员干部以及项目建设附近居住的受益群众等人员力量,组建村级监督员队伍,专门负责监督村内项目实施运行情况。
组建村级监督员队伍只是第一步,让村级监督员及广大群众能监督、会监督才是关键。该县纪委监委强化监督统筹,明确项目正式开工实施前,由乡镇组织项目施工方、村“两委”干部、村级监督员及村民代表在村部召开项目施工交底会,施工方负责人现场对工程技术要点、工艺流程、工程材料及要求进行交底,乡镇现场发放“项目监督明白卡”,明确监督重点、流程和反馈渠道,动员村级监督员及广大群众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村内项目建设监督。
“原来我们也在村务公开栏、项目建设现场进行了项目公示,但公示内容比较模糊、笼统,老百姓看不懂、印象不深,现在公示内容更加实在具体,不仅在现场公示,公示牌内容还会在村里‘连心桥’微信群进行公开,村级监督员每日在群内上传施工现场影像资料,让广大老百姓线上‘监工’,这极大提高了群众知晓率,有利于强化监督约束。”涔天河镇镇长李仁松说道。
有了项目公示牌,面对村内全民监督的压力,工匠不敢偷懒,现场施工建筑材料不敢以次充好,县乡行业部门及村级监督员、广大群众可以随时巡查,照“牌”监督,给老百姓一本明白账的同时,也给项目实施装上了“安全锁”,让党员干部有了“护身符”,举措虽小,却能促进项目规范、透明、高效。
除了组织村级监督员参与项目实施现场监督,该县纪委监委在制定的村级项目“贴身”监督机制中明确,在项目申报立项阶段村级“四议两公开”环节以及项目完工后的现场验收环节均由村级监督员全程参与,监督影像资料实时上传村级群内公示,项目实施前后的线上、线下公示资料纳入项目报账前置审核资料清单范围,以“实打实”全程闭环监督举措推动村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实施。
为推动项目建设监督常态长效,该县纪委监委还推动行业部门探索建立成效考评和问责惩戒机制,对项目监督履责到位、项目实施成效较好、群众满意度高的乡镇和村,后期优先安排项目和资金;对项目建设投诉反馈问题较多的施工方,由职能部门实施联合惩戒,纳入“黑名单”公开通报,并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违规操作、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等行为直接移送纪检监察机关进行调查处置。
“村级工程看起来虽小,却连接着大民生。通过村级监督员实时监督,实现监督关口前移,确保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仅保证了项目建设质量、减少了资金浪费现象,也大大拓宽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提升了群众满意度。”江华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完善相关制度,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村级项目监督,让村级小微工程项目建设公开化、阳光化,推动将村级工程打造成群众满意的廉洁工程、民心工程、幸福工程。(蒋琰)
发布于:北京市盛达优配官网-北京正规股票配资平台-专业股票配资门户-专业股票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