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30 星期 六 天气 晴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中庸》第21章《中庸》第21章核心讲“诚”与“明”的关系,核心是:“诚”(内在的真实、真诚)和“明”(外在的明白、通晓道理)相互关联,要么从内心真诚自然领悟道理,要么通过通晓道理变得内心真诚,最终二者会达成统一。自诚明谓之性。意思是,从内心天生的“诚”出发,自然就能明白道理、通晓规律,这是人的本性使然(就像人天生有向善的本能,真诚的人容易看清事物本质)。比如孩子的“诚”,小朋友看到别人摔倒,会本能地伸手去扶,不用教就知道“帮助人是对的”,这就是从天生的真诚(性)出发,自然明白“友善”的道理。再比如真诚的人面对问题时,不会刻意隐瞒,能坦诚面对,反而更容易看清问题的关键(明),比如和朋友吵架,真诚的人会直接说出自己的感受,反而能更快找到矛盾的核心,者就是“自诚明”。自明诚谓之教。意思是,先通过学习、教导(教)通晓道理、明白规律(明),再反过来让自己的内心变得真诚、真实(诚),这是通过后天教育达成的。比如我们小时候学“诚实守信”的道理(明),老师教“借东西要还”不能说谎,一开始可能只是记住规则,后来在实践中,发现遵守这些规则能获得别人的信任,慢慢就从“知道道理”变成了“真心愿意诚信待人”(诚)。再比如学习“尊重他人”,一开始只是知道“要礼貌待人”,后来通过观察、经历,明白尊重能换来尊重,才真正从心里认可这个道理,变得真诚尊重他人,这就是“自明诚”。诚者明矣,明者诚矣。意思是,内心真诚的人,最终一定会通晓道理(诚能生明);通晓道理的人,最终也一定会变得内心真诚(明能生诚),二者最终会相互成就、合为一体。比如真诚的医生(诚),因为真心想治好病人,会主动去钻研医学知识、了解病情细节,慢慢就成了医术高明、通晓治病规律的医生(明),这是“诚者明矣”。再比如通晓“努力就有回报”道理的学生(明),他明白这个规律后,会真心变得对学习这件事真诚(诚),最终靠努力取得好成绩,这是“明者诚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盛达优配官网-北京正规股票配资平台-专业股票配资门户-专业股票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